静态代理IP续费前,72小时稳定性测试脚本公开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:花了不少钱采购了一批静态代理IP,用着用着就发现有的IP突然连不上了,或者速度变得极慢,严重影响业务进度。等到快要续费的时候,心里就开始打鼓:这批IP到底稳不稳定?值不值得继续花钱?别担心,今天我们就来公开一个实用的“72小时稳定性测试脚本”,帮你在续费前给代理IP做个全面的“体检”,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为什么需要做72小时稳定性测试?
静态代理IP的稳定性不是几分钟就能测出来的。短时间测试可能一切正常,但网络波动、服务器负载、运营商策略在不同时间段会有变化。72小时的持续测试能覆盖工作日、夜晚、周末等多个时段,模拟真实使用场景,帮你发现隐藏的“定时炸弹”——比如某些IP在高峰期丢包率飙升,或者凌晨自动切换路由导致连接中断。
测试脚本核心功能拆解
这个脚本用Python编写,轻量且易扩展,主要监测三个指标:连通率、响应速度、持续可用性。
- 定时轮询检测:脚本每30分钟自动对代理IP发起HTTP请求,检测是否能够正常访问目标网站(比如百度或业务常用域名)。如果连续3次失败,标记该IP为“异常”。
 - 速度与丢包记录:通过ping命令和TCP连接时间计算延迟和丢包率,记录每次测试的响应时间,生成速度趋势图。
 - 自动生成报告:72小时后,脚本会汇总数据,生成一份简洁的表格报告,清晰列出每个IP的可用率、平均延迟、最大波动时段,并标注建议“续费”或“淘汰”。
 
手把手教你运行脚本
首先,确保你的电脑安装了Python3,并提前准备好需要测试的IP列表(格式:IP:端口)。脚本代码如下(关键部分已简化,完整版可私信获取):
import requests
import time
import csv
def check_proxy(proxy):
    try:
        start_time = time.time()
        response = requests.get("http://www.baidu.com", proxies={"http": proxy, "https": proxy}, timeout=10)
        response_time = round((time.time() - start_time) * 1000, 2)
        return True, response_time
    except:
        return False, None
# 读取IP列表,每30分钟测试一次,持续72小时
with open("proxy_list.txt") as f:
    proxies = f.readlines()
results = []
for _ in range(144):  # 72小时共144个周期
    for proxy in proxies:
        status, speed = check_proxy(proxy.strip())
        results.append([proxy, time.strftime("%Y-%m-%d %H:%M"), status, speed])
    time.sleep(1800)  # 等待30分钟
# 生成CSV报告
with open("proxy_report.csv", "w", newline="") as csvfile:
    writer = csv.writer(csvfile)
    writer.writerow(["代理IP", "测试时间", "状态", "响应速度(ms)"])
    writer.writerows(results)
如何解读测试结果?
拿到报告后,重点看这几点:
- 可用率低于95%的IP直接淘汰:说明基础连接不可靠。
 - 平均延迟超过200ms的谨慎考虑:若用于数据采集或爬虫,速度过慢会拖累效率。
 - 观察波动规律:如果某个IP总是在固定时间段(如晚8-10点)延迟飙升,可根据业务时段决定是否保留。
 
通过这个测试,你不仅能避免为“坑爹IP”重复付费,还能精准筛选出高质量代理,优化业务配置。如果测试后发现大部分IP不达标,可能是时候换一家服务商了。
采购代理IP请添加微信客户经理:x31471626
阅读全文
 原文链接:https://sk5ip.com.cn/63597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~~~		    			
		            
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