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却有不法分子利用包裹卡进行诈骗,给用户和商家都带来了极大困扰。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已经采取措施打击此类诈骗行为,但这也提醒了所有商家:包裹卡的使用需要更加规范和谨慎。
昨天,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发布的一则公告直指理财诈骗及其治理:
部分不法商家打着“低价投资书籍”的旗号,结果寄出去的是密码箱,用户必须扫码才能获取开箱密码,扫码后又被一步步诱导下载第三方诈骗软件,最后掉进诈骗陷阱。
9月以来,平台已经清退了179家店铺、334个达人永关电商权限,动真格治理“投资理财引流诈骗”。案例里,有的用“财客来”,有的用“汉普密信”,套路大同小异:
先用低价吸引,再用包裹里的“二维码”把用户带离平台。
看到这里,可能很多做电商、尤其在私域深耕的朋友都会心一惊:这不就是我们天天在用的“盲盒型包裹卡”吗?但诈骗分子却把“包裹卡”当成了诈骗入口。
先说品牌都懂的一个事实:用户第一次下单,未必对品牌有多大感情。他可能是被价格吸引、被短视频种草,甚至是随手买的。可如果你能在这份快递里多给一点惊喜,就能把这份“一锤子买卖”变成“长期关系”。
这就是包裹卡存在的意义。
好的包裹卡,不是为了诱导用户去下一个“坑”,而是为了传递三件事:
1. 真诚感:告诉用户“谢谢你买了我的东西”,而不是冷冰冰的发货。
2. 便利感:让用户知道售后、客服、使用小技巧在哪里,不需要翻半天。
3. 价值感:提供一点点额外的收获,比如优惠券、积分、社群入口,让用户觉得“多了一份值得”。
说白了,包裹卡虽是一张卡片,却能传递温度、建立信任。但骗子却利用了包裹卡,把包裹卡变成了诈骗的开口。
但这件事也提醒了所有正规商家:包裹卡确实是影响用户最直接、最有效的触点之一。但同时,包裹卡的边界要明确,别让用户产生怀疑。
比如,文案要真诚,不要太花里胡哨。诈骗卡片往往写得天花乱坠,“导师一对一辅导”“稳赚不赔股票池”。正规品牌的卡片就要直白:售后服务、福利券、社群活动,越实在越好。
比如,扫码内容要有官方背书,跳转的是抖音小程序等,而不是陌生的第三方下载链接。用户看到“官方渠道”,自然安心。
抖音这次严打“投资理财包裹诈骗”,对整个行业也是一次警示:不规范的包裹卡,会直接毁掉用户的信任。
但换个角度看,包裹卡的潜力也因此被再次证明:它确实能成为用户触达的高效入口。关键在于:你要用它传递真诚、便利和价值,而不是套路和风险。
对品牌来说,包裹卡就是用户信任的第一张名片。用好了,它能帮你把一次性订单变成长久关系;用不好,它就是信任的黑洞。
本文由斑斓星球作者【见实】,微信公众号:【见实】,原创/授权 发布于斑斓星球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
题图来自 Unsplash,基于 CC0 协议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