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这时候,老张喝完酒拍桌子说受够了996,一把年纪了还天天被小年轻训话。当时大家还劝他忍忍,结果人家扭头就交了离职报告。上周他喊我们去他家后院烧烤,好家伙,那个小院被他改成了宠物零食工坊,空气炸锅嗡嗡转着,飘出一股鸡肉南瓜饼的香味。他老婆边打包边说,这个月光靠小区邻居复购就赚了小八千。
这几年身边像老张这样想单干的人特别多。打工这条路走到某个阶段,心里的不甘心就开始冒泡。但真要自己干点啥,个人创业做什么项目好?这个问题,简直像堵墙一样横在面前。
我琢磨这事儿快半年了,看了不少案例,也跟几个干得不错的朋友聊过。我发现,现在赚钱的路子其实不少,关键得找对方向,还得在你手上能转得起来。
一、社区里的银发金矿
拐弯处的老刘理发店,墙上挂了个新招牌‘银发专属暖心剪发’。早上九点开门就开始排队。老刘不光剪头发,还帮老人预约社区医院体检,代买慢性病药。他说:剪个头才收25,但帮着跑一趟医院挂号取药,老人子女都痛快付50块服务费。
现在老龄化越来越明显,光是帮遛狗、买菜跑腿这些基础服务就有很大需求。更别说还有老人想学智能手机、搞搞短视频这些新玩意。谁能在社区里把服务做踏实,把信任感建立起来,这门生意就有得做。
二、宠物就是家人,舍得花钱
老张做宠物零食这事启发了我。现在年轻人养猫养狗,真当孩子养。我查了下资料,2023年光是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就超过2600亿了。
宠物市场有意思的点在于细分:有人专门给宠物拍艺术照,有人做宠物服饰定制,还有人像老张这样做手工零食,朋友圈一发,新手养猫养狗群一传播,订单就来了。抖音上刷到个姑娘专注做宠物生日蛋糕,造型精致得人看了都想吃,客单价居然能到两三百。
三、把你的本事换成真金白银
朋友小陈辞职前是公司里PPT做得最好的,现在靠教人做PPT已经稳定月入过万。她没搞复杂的课程,就做小红书和视频号直播,手把手教小白怎么排版好看、配色高级,199元的入门课卖得飞起。
现在这个时代,只要你真有手艺,教人做菜、教收纳、教手机摄影都能变成钱。抖音上教广场舞的大妈都有百万粉丝,靠直播打赏和卖舞鞋活得挺滋润。关键是找到你的优势,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人愿意学、学得会。
四、扎根本地的生活达人
最近刷抖音总给我推同城探店号,有个叫‘阿明逛吃江城’的账号让我印象深刻。他不拍高端馆子,专挖社区楼下的老字号:开了三十年的牛肉面摊子,菜市场深处的豆腐脑铺子…每条视频都透着真实,评论区一堆人问具体位置。
做本地内容的核心是有用。哪家修车店不坑人?哪个菜市场的排骨蕞新鲜?把本地人需要的信息挖出来,用视频或者微信群传递出去。积累到一定信任度,帮商家推广也好,自己带点小货也行,赚钱的路子自然就通了。
五、闲置物品里的二次财富
同事小美去年开始在闲鱼倒腾二手家具。她眼光毒辣,专淘那种品质好但款式过时的实木家具。买回来简单打磨修补,刷层新油漆,拍照时铺块格子布放杯咖啡,转手价格翻倍。她说这份兼职收入快赶上工资了。
现在年轻人搬家频繁,租房需求大,性价比高的家居用品一直有市场。不光是家具,二手乐器、二手工具、甚至孩子的名牌童装,只要你会挑会拍会描述,中间差价够你赚的。
六、烟火气里的小餐饮
别一听餐饮就想到大投资。我家楼下新开的夫妻档就卖两样东西:现熬的广式生滚粥和手工蒸米粉。早上六点半开门,不到九点粥就卖光了。老板说铺面小租金低,食材头晚备好,累是累点,但一个月下来比打工强多了。
小餐饮的核心是产品简单、味道稳定、复购率高。煎饼摊、凉皮店、甚至只卖三明治和咖啡的小窗口,都能活得不错。关键是用心做好基础款,让街坊邻居吃了还想吃。
说到底,创业不是非要搞多大场面。观察身边人真实的需求,看看自己有什么本事能用上,从小处着手更踏实。就像老张做宠物零食,开始只是想给自家狗做点健康的,结果邻居们尝了都说好,这才慢慢做成生意。
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往往诞生于你熟悉的土壤里,带着点烟火气,解决身边某个真实的疙瘩。
别指望有什么标准答案直接套用,关键是迈出第一步:认真看看周围,听听邻居抱怨什么不方便,观察同事下班后忙着学什么。答案可能就在你每天经过却视而不见的角落。
创业路上最实在的道理永远是:动手做,比空想一万遍有用。
评论0